昆山柏庐高级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 (2)
昆山柏庐高级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
1.课程目标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促使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增强经历和体验研究的过程,培养探究意识、问题意识、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社会实践:通过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开展各种专题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意识,促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社区服务: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形式参加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培养劳动意识,增强劳动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
2.评价原则
(1)激励性原则: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2)参与性原则: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全员参与,强调课程计划规定的学时活动量及参与态度和程度的考核,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关心活动成果质量的评价。
(3)过程性原则: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态度和方法;重视学生在亲身参加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进行评价。
(4)综合性原则:既重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态度、参与程度、实践能力、互助合作、成果质量等综合评价,也把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综合起来评价。
3.课程安排
综合实践活动共23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15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
(1)研究性学习:
①学分安排:每学期每位学生参加一个课题研究,获得3学分。高一、高二和高三上学期共五学期完成15学分。
②课时安排:每周安排2课时集中活动,另利用寒暑假活动(每学期不少于18学时),每学期累计活动不少于54学时。
(2)社会实践:
每学年安排不少于一周的活动。高一:军训;高二:社会调查;高三:基地活动及其他活动。每学年可获2学分。总计6学分。
(3)社区服务:
学生在高一、高二年级分别完成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包括各种公益活动、宣传教育、扶贫助困等,分别获得1学分。总计2学分。
注:以上课程计划如有变动会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