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柏庐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昆山市柏庐高级中学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们将以市教育局工作要点和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向,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为归宿点,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为了扎实推进学校的教务工作,确保工作有序开展,特制定本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面对新课改、新高考的教育教学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校长室关于新学期教学工作的要求,着眼于学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发挥教务处“指导、管理、服务、督查、创新”的职能;进一步加强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的有效教学研究与教育实践;进一步完善“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并以深化课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工作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有效教研、集体备课为抓手,以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为突破,把教务处建成校领导决策的参谋中心,教学质量的监控中心,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中心,努力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确保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节节攀升。
二、工作措施
1.抓实、抓细教学常规
狠抓集体备课的实效性,通过集体研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各备课组定时定点开展高质量的集体备课,要把如何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作为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备课组内要合理分工,资源共享;年级部实行教学质量过程考核,通过学生调查、推门听课、个别谈话、参加集体备课等形式加强对薄弱班级、薄弱备课组的介入管理。 教务处工作人员定时、主动参加各年级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加强指导和管理,共商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为进一步推动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和规范化,教务处将适时、定期推出集体备课示范课,通过示范引领,推动我校集体备课质量进一步提高。
教研课常态化,推进教师间相互听课评课活动。搭建各类平台,提供各种机会,大力组织并推动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拟定一学年内(上、下学期)每人都上一节教研课。教研组长要在开学初列出一学期的组内教研活动计划,要借助各种资源,加强公开课的集体备课研究与听评课活动,要求人人参与,积极营造畅所欲言的教研氛围。常态化合理化开展调研听课、学科组内研讨课活动,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强化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意识,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听课、评课活动。公开课的档案要求(因为教师评职称、评名师、评先进要使用)①教案、课件(录像);②听课签到;③评课记录(教学过程简录、科任评课简录、主持人小结);④2-4张照片;⑤听课教师填好“评课表”;⑥对外的公开课要有“通知”。
控制好作业和考试训练,及时做好考试质量分析。作业在精不在多,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务处要求合理布置作业,坚持书面调查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及时监控和调整各科作业。在部分年级和班级实行分层作业和错题过关制度。科学合理安排各类考试,坚持阶段考试、期中、期末考试相结合,加强考试管理,提高考试的信度、效度及对日常教学的导向作用。各备课组、教研室和教务处要逐级把好命题、制卷的质量关,做到范围适当、难易适度、卷面规范、校对无误,使考试能真正发挥检查反馈教学效果的作用。考试期间,严格各项监考规定。每次考试后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和跟踪管理,对于考试存在问题的教师、班级和备课组进行专项调研,真正找出问题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学,提升质量。
强化教学“六认真”的常规检查。“教学六认真”指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认真考核学生、认真组织学生辅导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常态化的对“教学常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如参加集体备课、调研听课、检查备课笔记和听课笔记、检查作业布置和批改、学生问卷调查、开座谈会等,真正做到以事实、数据说话,对于执行不到位的教师,要求其整改并进行二次检查;坚持召开好每月一次教学点评会、学科主任备课组长例会,总结点评教学常规检查中出现的问题,研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强化整改的力度,确保整改到位。教学常规检查要求:每个月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常规的抽查、期中期末进行全学科的教学常规的普查。教师备课检查:导学案、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设计思路、二次备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听课情况检查:听课照片、听课记录、评课记录(亮点、不足、建议)。学生作业批改情况检查:有批改痕迹、有批改日期、二次批改情况、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
加强备课组建设,做好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落实。安排各年级有能力、有担当、有思考的教师担任备课组长,全面推行备课组长负责制树立备课组长的威信,支持备课组长的工作;指导各备课组科学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在研究课程标准、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地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和各学科教学计划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制定符合我校实际的集体备课实施要求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指导备课组高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检查备课组的活动质量,适时推出集体备课示范课活动;加强对部分水平不高的备课组的过程管理,强化各类教学常规,鼓励并支持备课组开展有利于教学的各类活动。
2.全力以赴抓好高三教学工作
加强目标管理,强化质量意识。2021届高三及时、科学地分解各类高考目标,合理安排学科课时和作业,科学组织好一轮复习,通过各类会议、活动、班级布置营造良好氛围,统一高三师生的思想,明确目标和努力方向;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和阶段性目标并严格落实;建立严格科学的奖惩机制。
加强考试研究,提高复习质量。教务处将指导语数外备课组加强对全国卷和2020年山东卷的研究,吃透新高考命题的实质精神,科学开展复习工作;各备课组要围绕《课程标准》组织讨论,及时反思教学得失,调整修正教学内容。
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效益。各班任课教师要针对学生问题和考试要求开展高质量备课,教师要把优化课堂教学流程作为提高复习效率的突破口,特别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杜绝简单炒冷饭现象;结合学生存在问题开展课堂复习,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的整合和各类规范的规整,注重学科能力的提升;在语数外等科目开展针对我校学生存在问题和高考要求的微专题式的复习,提高复习精细化和针对性。
加强班级、备课组管理。各班级要实施扎实有效的管理措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对于班级各层次学生要分类谈话、分类指导;
加强延时管理,实现提质增效。延时教学活动要注重质量,值班教师要对班级偏科生实行承包制度,晚自修不能简单的看学生做作业,利用自修时间加强对弱科生的辅导,年级部实行过程考核;年级部要利用晚自修、周末等时间加强对高三年级成绩优秀的学生的提优辅导。
加强技术使用,实现精准纠偏。一方面,高三年级指导各备课组要利用现代技术及早调出学生在高一高二学习时相关数据,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科学合理确定复习的重点,实现精准复习;另一方面,合理利用现代技术,针对学生问题,开展共性和个性的错题重做工作,实现精准纠偏。
加强考试管理。指导各备课组、各教师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加强高考研究和考试信息的收集。合理安排每周的考试。加强与兄弟学校联系,与兄弟学校进行联考,实现考试数据、高考信息、复习资料的互通。
加强作业管理。一方面要合理安排各科作业,各科作业不得突破教务处和年级部的规定,教师要精选精练,各备课组要广泛收集各种试题信息,筛选、重组、演变出适合学生的课堂训练;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年级部做好各科作业量的统计、反馈、整改工作,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订正、反思和总结时间。
坚持团队作战。班级任课教师之间加强协作,提高班级整体水平。各备课组充分利用和发挥各学科备课组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共同进步。各年级部、年级各备课组之间要进行对接,传承好的做法和经验,交接好的复习备考资料。
3.重视高一高二年级教学工作
高一年级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保护学习兴趣,培养质疑品质。不同层次班级教学定位要准,要求要严,让学生迅速适应一中的教学;高二年级注意提升学生能力,选科分班后,处理好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与高考科目之间的关系,科学制定目标,合理安排课时,确保学生在2021年1月份的学业水平考试全部过关。
此外,各年级加强延时学习的管理。各年级各备课组合理布置作业,做到精选精练,所有作业必须确保学生在学校晚自修期间完成;各科作业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讲、精练、精评、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各科作业全部使用智学网,教务处通过现代技术,做好各年级各科作业布置、批改和教学质量的监控工作。各年级语文、外语备课组统一序列化整体化规划晚读内容,晚读要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确保效果。
4.完善相关工作,调高服务质量
教务处要进一步规范教学档案管理,做好教学后勤工作,为教师排忧解难;文印室要保证材料和试卷打印及时、准确、安全;图书馆和实验室要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和实验的开出率,理化生教研组要确保学生课堂实验、演示实验的开设,实验开出率要达到教育部规定标准;体育馆应该主动与年级、学科联系,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丰富广大师生课余活动,同时做好器材的整理与维修工作。
图书馆做好学生教材教辅的分发工作,全天日开放学生阅览室,及时联系语文、英语等学科组,开展学生大阅读活动,每周推荐优秀书目及时上传学校校园网,第一时间更新移动智慧书柜图书,加大学生图书的流通率,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现代化效能,为打造书香校园、智慧校园、温馨和谐校园的氛围做出贡献。
规范学籍管理制度,教务处严格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制度,规范转学、休学管理,凡转学、休学的学生需提交申请表,经班主任、年级分管校长同意后提交校行政会审议。教务处做好手续的办理、资料的保管工作。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配合学校部署,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严格执行防疫制度,加强宣传教育,让七步洗手法、不聚集不扎堆、间隔一米、讲究个人及环境卫生等常识深入每一孩子的习惯中。继续落实因病缺课的登记、上报、跟踪制度。
在新学期中,教务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群策群力,扎扎实实地把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推向深入,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改薄创优而努力。